596漳州房产网 > 新闻资讯 > 市场动态

商业银行获取券商牌照 混业经营闭环最后一块拼图

2020年06月29日 11:46    来源:闽南日报    点击: 次    0 条评论

  6月27日一则消息,让市场炸开了锅。消息称,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设立券商。

  这一则消息让市场梦回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前夕。5年前,向银行发放券商牌照其实已被监管层提上日程。一晃五年,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时过境迁,如今重提商业银行获取券商牌照又是为何?

  总的来说,金融机构混业经营将是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但由于法律层面的限制,现阶段商业银行入局券商的范围和规模有多大仍是未知数,但无疑,此次监管层进行试点或是金融市场混业经营的又一次尝试。

  另外,有市场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已有商业银行控制了信托、保险等牌照,获取券商牌照可认为是完成了综合业务经营的闭环。这应视为金融混业进一步推进的政策信号。

  法律层面是否有障碍?

  商业银行直接获得券商牌照,从法律层面来说是有直接障碍的。

  首先是2015年修订的《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与此同时,今年实施的新《证券法》总则第六条也有相关的规定,即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不过市场也都明白“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表述已为商业银行获得券商牌照留足空间,因此市场猜测,如果此次消息准确的话,大概率将是有国务院特许或者授权的商业银行获取牌照。

  但这也决定了短期内,尤其是在相关法律没有进一步修订前,商业银行大面积获得券商牌照混业经营的可能性非常低,商业银行完全杀入证券业的路还很长。

  那么,由此也延伸出一项疑问,监管层为何要重启商业银行获得券商牌照的试点?

  事实上,现任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上任以来,已经多次提出证监会积极推动打造航母级头部证券公司,此前坊间传闻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合并也和这一目标有关联。显然,头部商业银行将资源倾斜到券商处,也有助于打造航母级的头部券商。

  而从更高层面来看商业银行获得券商牌照一事,则事关我国融资结构的调整。广发证券分析师倪军认为,不同的融资结构对应金融资源分配由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主导,主要体现为银行和券商体量上的不同。信贷资产和金融资产分布差异导致银行和券商体量上的不同,境内外投行业务模式的区别导致这一差距加大。银行占主导情况下,继续推进混业经营是改善融资结构的路径之一。

  采用何种方式混业经营?

  如果由国务院授权或以特许的形式解决了目前法律的障碍,接下来市场关心的核心问题便是,商业银行如何承接这张券商牌照,是商业银行本身直接承接还是要成立新的子公司。这一问题也对应目前其他成熟市场不同混业经营的形态。

  广发证券倪军团队指出,从全球来看,目前混业经营主要有全能银行、金融控股公司和银行控股公司三种模式,我国现有混业经营以金融控股集团为主,招商局集团、蚂蚁金服、苏宁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和北京金控已开始按照金控公司模式模拟监管试点。由于银行体量较大,参考海外经验,银行控股或将成为推进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

  事实上,目前银行体系内也并非没有券商牌照。

  国开银行和邮储银行旗下都直接有券商牌照和对应的子公司,即国开证券和中邮证券。

  另外,各大商业银行也在海外纷纷设立了子公司从事证券经营业务,主要是在香港市场,这类公司被市场称为某银国际。

  根据兴业证券的梳理,除中行外,目前其他银行系券商主要在海外从事业务。中国银行通过全资控股的中银国际设立并控股了中银国际证券,获得了内地证券承销牌照,可以进行香港和内地券商业务。同时也有若干银行(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收购在港券商,展业范围基本都在香港,估计相关机构占母行总资产约2.7%。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些银行系海外券商子公司展业的成绩不错。根据彭博统计,银行海外投行子公司在香港已取得较好成绩,2018年股票/配股、美元债承销和并购财务顾问业务市占率分别达16.9%、21.0%和1.4%。倪军团队认为,这些银行系海外投行子公司业务能力显著增强,回流内地将带动银行的投行业务向国际水平靠近。

  对双方的影响有多大?

  事实上,在这则消息出来后,券商业内的反应要远远大于银行业,这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应双方规模体量的差距。

  从数据层面来看也确实是这样的。根据兴业证券团队梳理,若以简单财务指标看,很难增厚现有银行业绩。以2019年行业收入为例,银行业实现营业收入近6万亿元,而证券业仅3600亿元,即使牌照放开,银行系券商获得50%现有业务份额,这对银行营收增厚也仅约2.5%-3.5%。同时,证券业受资本市场周期波动较大,市场低迷期ROE中枢仅6%,平稳期在10%左右;而银行业盈利能力可以借助拨备有效平滑,ROE普遍可以维持在10%以上。

  因此,商业银行拿到券商牌照看重的并不是券商盈利层面,更多是如何将这张牌照的作用结合自身的资源放大。

  兴业研究首席金融行业分析师孔祥认为,券商可以成为银行在新资产的转换器和领航人。如从在港银行系券商实践看,相关平台不仅可以开展海外承销业务,与海外分行实现联动,也能通过境内子公司开展PE/VC等股权投资业务,成为母行“投贷联动”的重要平台。同时,倪军认为志当存高远,银行控股券商更应落脚于对目前银行企业和高净值客户的增量需求挖掘,而非对目前不足4000亿元证券行业收入的再度“分羹”。

  而从银行层面考量,孔祥认为,目前银行投行业务主要服务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主体,获得券商牌照有助于补足在权益和股权类产品的短板。一方面银行做媒,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整合金融产业链上仍处于核心位置,通过交易、支付和结算,银行覆盖了最多的企业客户和居民,如银行可以通过投行服务连接企业,通过资管业务联系居民;另一方面券商脱媒,权益融资、并购重组、市值管理、股权激励等都可以成为投行为银行客户赋能增值的方向。

  而倪军团队则提出,券商自行独立成长实现融资结构改善难度较大,需要继续推进混业经营,将更多的银行体系金融资源导向券商,使得融资结构调整更加顺利。

  不过,就目前来看,目前国内做得好的头部券商也并非有银行系特别大的资源倾斜,而一些有银行背景的券商在境内业务方面也并不是势如破竹。

  东吴证券非银研究团队便提出,银行拿券商牌照,最终混业是历史的趋势,但这个趋势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我们处于资本市场持续扩张和完善的历史时期,不会因为多一个高盛或工行,就对行业竞争格局或供需格局产生颠覆性变化。”

微信扫码分享

声明:本网大部分文章转载自第三方媒体,文章头部皆有标注来源出处,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下架处理。
0 条评论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10-2024 596fc.com 596房产网版权所有 @为互联网事业发展助跑 闽ICP备2024038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