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办理二手房交易手续的市民还真不少
“301号到××窗口”“302号到××窗口”……近日,记者在市房产交易中心看到,整个大厅人头攒动,挤满了正在或等待办理房产交易的人。正在现场办理业务的中介员工小陈透露,这么热闹的场面已经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据不完全统计,1月份市区二手房交易量达上千套,而在两三年前一个月能够交易一两百套就算不错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二手房如此火爆的行情呢?
一手房热销带动二手房回温
业内人士介绍,二手房交易火爆与一手房交易热度高有一定的关系。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45.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房地产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在一手房销量增长的带动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区二手房交易开始回温,春节前两三个月更是交易量大增。
而另一方面,由于一手房房价攀升,单价上万元楼盘不在少数,首付压力、还贷压力大也导致部分购房人群将目光投向了二手房。毕竟相比一手房,二手房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甚至只需七八千元的价格,还是让不少人略松一口气,而且很多二手房周边配套比较成熟,购物、休闲、娱乐等都比较便利。此外,这几年外地实力开发商陆续进驻漳州,市区楼盘品质有质的飞跃,尽管有些小区已经建成好几年,但房屋结构、质量都还不错,不比新推的一手楼盘差,这也成为二手房受青睐的一个原因。
刚性需求和改善需求释放
在浏览了多家二手房交易网站,记者发现在众多房源交易中,100平方米左右的两三房户型的房源最为热销。其中,冠成国际、君临天下、家乡0596、榕御、丽园君悦等小区较为热门,低楼层的房源也十分受人们欢迎。而购买这些二手房源的,多是出于刚性需求或改善型需求。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不少家长都想尽办法在学校周边买房,方便照顾孩子上学起居。市民林先生的儿子在漳州实验中学高二年就学,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自己家在老城区,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成为一大难题。小孩上高一年的时候,为了安全租了一辆出租车专门接送,每月费用上千元。可是一年后,出租车司机觉得实在承受不住这么晚睡早起,推掉了这份接送业务,只能自己接送。眼看孩子即将上高三,学业加重,这么接送也不是个办法,目前也选择在学校周边购房,方便孩子读书。
这几年漳州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不少片区进入拆迁范围。例如古城区旧城改造、糖厂片区拆迁、北庙片区拆迁等,涉及人数不少。为了解决住宿问题,部分被拆迁市民除了选择周边一手房外,也有不少人选择二手房,这也导致二手房市场需求加大。
此外,一些市民原有的房子在住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后,开始进入小房换大房阶段。出于居家舒适度考虑,100平方米到130平方米的两三房户型成为很多人的首选。由于早期的住宅很多是没有电梯的,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不少人更倾向于选择四层以下、公摊小的低楼层房源,方便老人生活。不过,当前二手房源大部分集中在高楼层,低楼层房源不多或者房价过高,一有价位合适的低楼层房源入市基本就会被抢光。
价格洼地效应显现
在二手房交易火爆的背后,记者也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那就是外地涌入漳州购房的人数开始增多。
天下广场一中介公司业务员小张介绍,现在咨询二手房的人群中,有不少是来自厦门、泉州的人,其中以厦门为多。出现这种现象,与这两个城市特别是厦门动辄几万元的房价有关。伴随着半个小时经济圈概念的提出,城市交通的便利,加上轻轨建设信息发布,与厦门紧邻的漳州受到不少在厦门工作者的青睐。据了解,目前海沧到岛内,开车也需要半个小时以上的车程,如果遇上堵车高峰期,一两个小时都很正常。这也导致了继角美片区房源受厦门人青睐后,处在半小时生活圈范围内的漳州市区房源,因其相对较低的价位,吸引了不少外地人的目光。
■记者 程琳 文/图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