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文区政府网发布《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1-2025)》,该规划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公开对社会发布。
规划的内容多达83个页码,漳州楼市情报为您梳理以下重要内容:
一、龙文区的发展定位
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的滨江产业新城、富美中心城区
二、龙文区的区域优势
龙文区全区土地总面积 126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30.2 万人。
“大漳州”建设,对龙文区来说在时间和空间维度深度契合。
作为“大漳州”核心区,双拥九龙江西溪、北溪,滨江资源优势突出,龙文区作为漳州市“一城四区”的几何中心,将成为漳州通江达海、江城互动、优势互补的组团型城市空间格局的核心。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区划重组、资源重构、效应叠加,龙文区迎来了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三、龙文区的景观资源
境内拥有素称“闽南第一碑林”的国家 4A 级景区云洞岩、环境清幽的石室岩、传说动人的承泽楼(小姐楼)、古老的扶摇关帝庙,拥有总面积 1557 亩的碧湖生态公园、全长 8.8 公里的西溪亲水公园,闽南水乡、湘桥湖、上美湖等生态项目。
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城区”,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区”等国字号生态名片。
四、龙文区的产业优势
龙文是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科技先进区,拥有总规划面积 22.5 平方公里的省级开发区——蓝田经济开发区,形成“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
五、龙文区的教育资源
目前,全区拥有幼儿园 121所、小学 18 所、中学 5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1 所,“双优”通过省级教育“两项督导”评估,学前三年入园率 98%以上,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面 86.8%。
六、龙文区的医疗资源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拥有市医院龙文院区、市医院朝阳分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三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以及 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家镇级卫生院、29 所公办村卫生所、10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
七、龙文区的商业商务优势
调优做强都市业态。依托城市空间载体,释放政策红利,加快九龙财富中心等楼宇招商,壮大总部经济、会展经济、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旅游文创等现代服务业态,织密人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交织网络。
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相结合,加快发展新型消费,发力提升碧湖、明发等一批商圈,谋划长福、北部片区等新商圈,打造华东里、闽南水乡、荣桂路等特色街区,营造集消费、体验、休闲、旅游“四位一体”的新平台、新场景、新体验、新热点。
八、龙文区的生态安全格局
按照“城在林中、路在花中、房在苑中、人在景中”的标准,大力引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发建设园林小区、智能小区、节能小区、生态小区。
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以一级水源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高、生物物种资源丰富的林地和草地为生态基质,以道路、水系为骨干,利用生态廊道串联沟通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区域,形成“三区四轴五心”的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三区”即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城镇空间;
“四轴”即北溪滨河生态廊道、西溪滨河生态廊道、九十九湾滨河生态廊道及及东部山区景观林(云洞岩)等 4 条生态廊道;
“五心”即云洞岩、峰山-讲堂山、金鸡山、鼎寨山及生态农场 5 个生态源地。
九、龙文区的城镇发展布局
在规划的第六章第4节,明确指出要“优化城镇发展布局,打造精致龙文”,详情如下:
6.4 优化城镇发展布局,打造精致龙文
6.4.1 构建“两心、两轴、一带”空间格局
按照龙文区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要求,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着力构建“两心、两轴、一带”城镇发展格局。
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效果图(来源:龙文融媒)
“两心”即行政中心、科技产业中心。精准做好“大漳州”未来行政中心文章,强化市行政服务中心带动效应,集聚利用好政治、经济、社会等资源优势,形成未来行政中心和产业中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完善政务商业配套,继续招引一批企业总部,形成中心城区行政办公、总部经济生态圈。以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为引擎,布局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和跨境电商产业园,引导推动蓝田开发区升级换挡、提质增效,加快形成都市型产业生态圈。
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科技产业园(来源:龙文融媒)
“两轴”即西溪经济发展轴、北溪经济发展轴。发挥依山傍水区位资源优势,积极向东提质、向北扩容。放大集聚效应,打造以碧湖商务板块、建元片区商业板块为核心的“西溪经济发展轴”;突出规划引领,高起点规划建设以北溪“一江两岸”为核心的“北溪经济发展轴”,做好“北溪新城”规划以及云洞岩全域提升。
“一带”即九十九湾观光旅游带。加快形成九十九湾生态文旅产业带,以优美生态为依托,以九十九湾为纽带,串联云洞岩、闽南水乡、上美湖、湘桥湖、内林古街等节点,加快建设云洞岩、闽南水乡休闲娱乐聚集区,构建生态、文旅体与会展、商贸、康养、夜间经济等深度融合的大生态文旅产业格局,加速人气聚集。
6.4.2 强化中心城区互联互通
突出互联互通、开放开拓,贯通断头路、卡脖子路,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构建“厦漳 1 小时交通圈”、“城区半小时生活圈”,打造未来中心城区交通新枢纽。
——优化提升对外交通主干路网:畅通中心城区内环通道,紧密衔接厦漳城际轨道交通 R1 线开发建设,积极融入厦漳泉 1 小时交通圈。
——完善“六纵六横”城市骨干路网:构建城市高架快速路、主干路为骨干、次干路和支路为支撑的城市路网体系,打通断头路,推动建设城市高架快速路建设,打造未来中心城区交通新枢纽,构建起“城区半小时生活圈”。
——布局接绿联水城市慢行系统:拓展“特色公交”、“旅游公交”路线,统筹布局慢行绿色步道、自行车道,形成连接绿道、串联山水、景点、商圈的城市慢行系统。
6.4.3 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
——促进城市有机更新:重点推进以“完整居住社区”为核心的城市更新,全面推进蓝田经济开发区内旧工业园区“退二进三”、“腾笼换鸟”,采用微改造“绣花”功夫,建设“串珠公园”、“口袋公园”,打造依山傍水、串联九十九湾乃至全域的“龙文绿道”。
——强化城市功能节点:强化滨江商务集聚区建设,完善城市核心商圈商业配套,打造活力特色街区、“公园城市”,着力推进云洞岩、九十九湾湖、北溪滨江两岸等生态绿核建设。
漳州市龙江新城九龙江沿岸城市设计(来源:龙文融媒)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