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地处九龙江西溪北岸,一千多年来一直作为州、郡、路、府之治所,是漳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中心。藏匿在繁华市区的喧嚣中,显出“大隐隐于市”的独特韵味。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誉奖”、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已成为“外地人必来,本地人常来”的闽南会客厅。
传薪:文脉绵延不绝
在盛唐的光辉即将照耀万方的时候,一个叫陈元光的将军诗人带着他的数千河洛郎在这里纵马吟唱:“千山红日媚,万壑白云浮”——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
1300多年,先祖的荣光留藏在厚重岁月里。文物古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星辰般散落在街巷里,包括那些携带着遥远的河洛韵味的闽南话。
千年文庙、明代石牌坊、漳州林氏宗祠(比干庙)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及骑楼竹篙厝、番仔楼(小洋楼)、伽蓝庙等630余处古街特色建筑,一砖一瓦,汇聚成光,映照出她的绝世芳华。
木版年画、布袋木偶戏、芗剧、锦歌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荟萃一堂。漫步古道长巷,对话古今,耳畔吹过的风,是唐,是宋,是明清,亦或是民国时期的自由思潮……闽南文化向来多元而包容。
自然的馈赠也从不吝啬于这片宝地,丰富的地热温泉浅埋于地下上百年。智慧的漳州人,自宋代开始便取“汤”洗浴。富含18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属于医疗级热矿水,养生更养心。
城芯:城脉不易其址
古城,1100多年来都是漳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中心。现存唐宋子城面积(保护范围)约53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21.1公顷、建设控制地带31.6公顷),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唐宋以来“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风貌和“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筑城型制以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古城中心轴线、府衙轴线至今犹存,是福建省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唐宋城池之一。
香港路,古城中轴线,往南联通着河运繁忙的九龙江,商贸云集,云烟辐辏,自古便是粤广往来京畿必经之地。而今,处于“闽南金三角”沟通南北的重要节点,2小时最优旅游半径可覆盖福建厦门、泉州和广东潮汕约4000万的人口规模。
焕新:人脉生生不息
木偶嘉年华、古城榨果汁、停车场爆棚……2023年“五一”,漳州古城在社交媒体及官方媒体上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4月29日至5月3日5天时间,漳州古城游客量约119.35万人次,较2023年春节增长123.5%,带动收入约5968万元。
即使假日浪潮退去,古城热度依旧不减,工作日日均4-5万人的流量也给古城商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漳州古城为何能破圈,带来人流?
这源于在保护开发的过程中,原真性地保护古城,探索原住民生活方式、文化风俗的活态传承,通过保留、放大自身文化生态特色,以吸引大量游客。
活态性传承,焕发新生机。作为运营方的漳州市文旅康养集团通过举办非遗文化、文创市集、国潮演出、营销展会等系列活动聚集人气,做到“周周有热度,月月都精彩”,如2023年春节期间全网总曝光量超百万,总客流量达52.3万人次。同时,漳州古城逐步形成了集夜游、夜演、夜宴、夜购、夜娱于一体的夜间消费目的地,千年古城焕发出新机,人间“烟火气”十足。
矩阵式营销,聚集人气。一方面,利用集团全产业链优势,整合旗下旅行社、景区等资源,并主动走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推介,导入客源,让漳州古城城市会客厅的功能及集聚效应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搭建面向全国的线上宣传矩阵,借助主流权威媒体平台,如“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福建日报”扩大声量传播范围,并以自运营的“花样漳州 文旅生活”、“福建漳州古城官微”等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账号密集输出内容,持续曝光漳州古城,集聚游客。
鑫鼎:商脉涌动不止
近年来,漳州古城获“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福建省省级示范商圈、“福建省旅游休闲街区”、“福建省旅游休闲街区”、“首批福建省特色步行街”、“福建省闽台交流基地”等多项荣誉,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已成为“外地人必来,本地人常来”的闽南会客厅。
根据古城空间肌理结构,划定了历史人文体验区、民厝民俗体验区、非遗演艺体验区、温泉休闲体验区四大板块及七大特色街区:一是以本土地道美食为主的太古桥特色小吃街区;二是以历史特色建筑为主的台湾路漳台文化街区;三是以艺术培训为主的修文路文艺艺术街区;四是以民俗手工艺为主的香港路民俗体验街区;五是以购物娱乐消费为主的延安南路旅游商业街区;六是以沿岸休闲游憩为主的东宋河轻奢休闲街区;七是以温泉康养为主的北京路温泉休闲街区。
超10万方的资产体量,清晰的规划布局,密集宏大的宣传声量,多样的精彩活动,利好政策扶持……优质的营商环境引来了世界500强“星巴克”、“711”、“肯德基”,中华老字号“片仔癀”,知名品牌“汉堡王”、“瑞幸”等入驻古城。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