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节刚过,细心的漳州市民就发现,市区多处公园里,如雨后蘑菇一般冒出了不少书屋。原来,这是漳州市住建局(人防办)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盘活拓展现有资源打造出的“市民共享书屋”。
▲小朋友在共享书屋专心阅读 记者严 洁 摄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书屋中,坐落在市中心百年公园内的“中山公园·市民共享书屋”别具一
格。这间因地制宜利用早期人防工程改造的书屋,是我市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人防书屋。该人防工程位于公园正门入口处,此前将口部房开发利用为公园小卖部,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客流量颇大。为充分用好用活这一资源,市住建局(人防办)主动无偿提供该人防工程,建成公园便民书屋。
书屋落成后,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参观留影。正面望去,该书屋设计时尚而神秘,两个中国红的框架相互交错,仿佛打开历史的大门,门框右下角的旋转书架,则犹如穿越时空的飞行器。该人防工程就“藏”在书屋里,洞口上时代感极强的标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引起来客的兴趣。“这扇门后面有一条很深的地道,爸爸小时候常在这和小伙伴一起玩躲猫猫。”前来参观的一位年轻父亲饶有兴致地向儿子介绍。
?“中山公园·市民共享书屋”利用早期人防工程改造而来 市人防办 供图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最初是毛泽东为具体化“备战、备荒、为人民”战略方针,借鉴明史中“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提出的。1972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在转发国务院11月24日《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时,传达了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这九个字涵盖了国防建设、综合国力、外交策略三个方面的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当时我们国家工作的指导方针。
如今,昔日的防空洞变身书屋,陈列“精神食粮”,书香四溢。小小的书屋,不仅让人追忆红色历史,也打通了文化阅读的“最后一公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郭 丹 蔡志忠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