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作业的“铁臂”喷淋 (资料图片)
炎炎夏日,龙文区锦绣碧湖D区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火热,工人们紧锣密鼓忙施工,多种防尘喷淋设施也“各司其职”:
空中,塔吊挥舞长臂,长臂上会“降雨”,水雾喷洒而下,全面笼盖工地,大范围吸附灰尘颗粒和杂质;
半空中,铝膜和爬架“强强联手”,落地灰、施工噪音大大减少,建筑立面清爽干净;
地面,围挡喷淋安全牢固、定时开启,移动式喷雾机“哪里需要移哪里”,洗车台、沉淀池里,运输车辆正除泥、冲洗……
“从空中到地面,我们形成了立体化扬尘治理模式,从而有效控制空中浮尘的漂移扩散,达到了降尘抑尘的目的。”该项目施工相关负责人王伟超介绍,同时,采取对地下侧墙回填区进行植被绿化覆盖,材料堆藏区用混凝土硬化处理等措施,因地制宜对各个区域及道路两侧进行绿化,从源头控制减少扬尘。各项目班组长还签订了扬尘控制目标管理责任书,定期开展自查自纠,让扬尘污染无处遁形。
不仅如此,该项目工地安装接入漳州市扬尘在线监控平台,通过系统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的应用,监管人员可实时监控PM2.5、PM10、噪音、工地湿度、温度等数据,精确把控工地现场扬尘情况,“一旦扬尘超标了,工地上的喷淋装置就会自动开启,噪音超标也会发出警示。”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地扬尘,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广大群众的关切点。”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龙文力促项目推进工作与扬尘污染防治同步实施,持续加强扬尘治理专项检查,强化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工作,要求辖区各在建工地每日在微信工作群上传扬尘整治措施落实情况,督促全区在建工地严格落实好围挡、道路硬化、自动化洗车台、微灌喷雾、裸露地面绿网覆盖、绿化等各项文明施工和扬尘防治措施。
据不完全统计,龙文辖区内建筑工地已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购置50台PM2.5在线监测设备、20部工地洒水车、125台移动式雾炮机等降尘设备,全区建筑工地基本实现按要求设置标准出入口、围挡喷淋、外架喷淋、移动雾炮机等。
如是,线下线上同步发力,扬尘区域“喷起来”,临时堆土“盖起来”,进出车辆“洗起来”,在线监控“管起来”,施工现场“绿起来”,龙文区全面“网”住扬尘,建筑工地不再“灰头土脸”,靓了“颜值”提了“气质”。
⊙杨志慧 章瑶 张仪华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