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三钢,南有三宝”,这句话经常被钢铁业界用来形容福建建筑用钢市场。作为我省重点钢铁企业,三宝集团与其他钢铁同行一样,近年来承受着生存和经营的压力。但三宝钢铁集团一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传统钢铁企业正在蓄势发力:2017年三宝集团在全市纳税5.4亿元,2018年超10亿元,比增97.4%。三宝集团是如何在“钢铁寒冬”中实现“逆境重生”的?
变革 向绿色制造转化
走进三宝厂区,天高云淡,“绿意”袭人。纵观三宝集团近年来的发展,“绿色制造”的理念贯穿始终。
2008年, 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钢铁行业遭受沉重打击。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三宝集团董事长王光文提出“虽然危机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困境,但也为企业本身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机遇。”来三宝集团也由此启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技术变革,掀开了生产与生态和谐发展的道路。
壮士断腕,化危为机。“无论是高水平保持绿色转型成果,还是实现产品升级、客户结构调整,都需要技术创新做支撑。”三宝集团总工程师林致明介绍,近年来,三宝集团上下“一盘棋”, 持续创新钢铁绿色价值体系,实施了全面系统、规模空前的环境治理工程,将“全流程绿色制造”理念嵌入了生产的各个环节,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全域美化绿化。
在节能减排方面,三宝集团建起了物质循环、能源循环及废弃物再资源化生产体系,投入上亿元,投建SDA脱硫除尘设备、电炉余热余能除尘设备、带钢塑烧板除尘设备等环保设备,并投入5000余万元,引进国内先进技术设备,购建6台余热余气锅炉,全面推进节能、节水、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在厂区绿化方面,实施了全系统、全厂区的环境治理工程,投入4000万余元,建设600余亩厂区绿化公园,并配备6辆洒水车、雾炮车,一天18次清洗厂区。
而今,“强化环境责任意识、创建美好幸福家园”的标语已牢牢地贴于三宝厂区墙上,也深深地印刻在每位三宝人的心中。绿色发展理念在三宝集团孕育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采访中,林致明领着笔者参观了三宝集团炼铁平台,整个作业区可谓“光可鉴人”,直接改变了笔者脑海中“乌黑杂乱”的印象。“这几年来,我们开展了烧结机机头烟气深度治理、高炉炉前治理、烧结机尾改造等,尤其是料仓和炉前的无烟治理,对炉前出铁场渣铁沟进行了全部封闭,并定期对出铁场平台进行打扫。”林致明向笔者介绍,来访国家、省安全检查团曾多次高度评价,像这样洁净炼铁平台治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如此洁净的炼铁平台,反映出的不仅是作业习惯的改变,还有整个系统综合指标的极大优化,其背后是企业环保、技术、工艺、管理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
数字中有大乾坤。现在三宝集团厂区已实现二氧化硫120以下、氮氧化物150以下,厂区PM2.5全年优良天数占比70%以上。三宝集团的深刻变化,扭转了大家对钢铁行业“傻大黑粗”的传统认识。“我们要让工人们每天上班先进公园,再进厂。”王光文信心满满,他告诉笔者,未来,三宝集团将持续践行“生态+”发展理念,投入近70亿元推动节能技改、民生事业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特别要高标准规划建设厂区公园,扩大绿化覆盖面,做到“厂在园中、园在厂中”,为争创“绿色工厂”打下坚实基础,加快实现“精品高效、绿色低碳、超低排放、生态三宝”的百年大计。
突围 向高端制造转型
在低需求和高产能的双重压力之下,三宝集团年税收曾经从2.8亿元一路下滑到5000多万元。
穷则变,变则通。老路走不通了,就要走新路。面对危机,三宝集团并没有放弃。“我们果断调整产品结构!”王光文告诉笔者,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对研发投入也从没缩减。近年来,三宝集团每年年均投入研发经费达2亿元以上,先后成立院士工作站和精品钢技术研发中心,培养并组建了拥有56名技术人员的科研团队。
在科研创新方面,三宝集团从没止步。2018年12月8日,三宝集团与闽南师范大学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拟共建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共享校企双方人才,在新型研发机构、工控安全、自动化控制、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进、学前教育等方面开展务实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三宝集团发展方式已开始向科技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转型,拥有HRB500E抗震钢筋等5项发明专利和4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中,HRB500E抗震钢筋因其高强抗震的优质性能被广泛用于核电工程,如福清核电、宁德核电等。
2018年4月2日,三宝钢铁耐腐蚀热轧卷板生产线正式开建,“省内目前没有热轧卷板的生产线,耐腐蚀钢板更没有,该生产线可以说是直接填补了我省两项产业空白!”林致明介绍,耐腐蚀热轧卷板是在钢种中添加了一些核心元素和工艺创新,生产出来的卷板不易生锈。而我省作为沿海大省,海洋工程相对较多,普通海洋建筑物大约是20年寿命,如果用这种耐腐蚀材料以后,可达到50年,对有效节约资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三宝集团已取得了全国第一本“耐腐蚀钢筋生产许可证”,并参与起草制订了《钢筋混凝土用耐蚀钢筋》国家标准GB/T33953-2017。未来,三宝集团还将继续研发耐腐蚀系列钢产品,如耐腐蚀热轧卷板,主要应用于冰箱、空调等家电面板,其使用寿命将大大延长。
三宝集团产品“含金量”不断攀升,一举扭转局面,迎来发展新机遇。如今,三宝集团已成为全国民营制造业500强企业、福建省百强企业、全省最具竞争力的民营钢铁企业集团。企业年总产销量达300多万吨,占全市产销量80%以上,2018年为全市纳税超10亿元,是全市纳税最多工业企业。
思变 向生产服务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2018年12月7日,三宝集团在漳州西院湖附近拍下66亩总部用地,将规划投建高端星级商务酒店。
“我们不能单靠一条腿走路,要探索多元支撑的发展模式,把企业做强做优!”王光文说,新常态下,三宝集团积极拓展企业的业务领域,从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力促多板块协同发展。
2018年10月9日开工的“三宝物流园”项目就是最好见证,该项目位于漳州西高速出口处附近,漳龙物流园对面,计划总投资10.5亿元,建筑面积约30.8万平方米,该项目功能区规划设计建设钢铁物流为主的多功能物流中心、工矿仓储区、大型汽配交易中心、重型货车4S店、物流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及金融保险等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设施,项目建成之后每年可实现税收约1.3亿元。
如今,三宝集团旗下拥有漳州市闽澳贸易有限公司、漳州三宝物流有限公司等10多家子公司。其中现代服务类企业就6家,涉及物流、金融、国际贸易等行业领域,年税收占比超40%。
“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就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芗城区工信局局长李泊生认为,这句话对传统产业尤为适用。从传统制造业向制造性服务业转变,三宝集团已走在前列,着力以新的发展生态培养新增长点。
从三宝集团的成长,让我们看到传统钢铁企业是如何“凤凰涅槃”,随着三宝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加快,一系列的荣誉纷至沓来——百年匠星中国建筑业特色品牌优秀材料设备供应商、 全国带肋钢筋优秀制造商A级企业、最受欢迎优质建筑用钢品牌……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宝集团将为芗城区乃至全市坚实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作出更大贡献。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