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下,龙文区融信写字楼熠熠生辉。
5楼,江飞停下工作小憩,泡杯咖啡,倚在窗边晒太阳,“这儿环境一点不比深圳差呢。”
江飞是福建省博科供应链管理公司员工,该公司由深圳市博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投资设立,从事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是龙文引进的漳州第一家外贸综合服务型企业。
企业落户伊始,龙文区商务局就启动全程跟踪服务,指导其与国税、海关、国检等部门的协调工作,“没想到,公司筹备不到一个月,连办公场所都没来得及建,就顺利投入试运营,完成出口上千万美元。”江飞说,不仅如此,后续区商务局又“牵线搭桥”,帮助解决办公场所选址问题,如今,博科顺利入驻融信写字楼,“有了一个漂亮的‘新家’,将助力更多的龙文企业‘出海’。”
在8楼,中国平安人寿漳州支公司的赖主任也深有同感,“政府的支持,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赖主任回忆说,在装修阶段,公司遇到末端消防设备接入问题,涉及消防部门、融信集团、龙华房地产等各方,倍感困扰。商务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积极从中协调,最后,融信集团重新设立了独立的消控接入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写字楼消控消防安防系统问题。
“金融服务业和新兴业态是融信写字楼的特色,通过产业集聚,打造区域金融总部。”龙文区商务局局长杨东黎介绍,恒丰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平安人寿保险、平安普惠和平安养老险等6家金融服务业企业均可在年底开业,入驻龙文的金融服务业企业已达14家。
“近者悦,远者来”,以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为契机,今年来,龙文大力加快引进总部项目,吸引了金盾集团、中国移动、和动力、中国石油和中国医药集团、华润医药等企业进驻,设立区域性总部、运营中心或研发中心,推动万达商务总部、融信金融总部、明发建筑业及医疗器械总部等楼宇经济发展。
目前,万达甲级写字楼入驻企业453家,融信写字楼入驻企业25家,明发写字楼入驻企业约299家。全区总部经济体系格局正逐步完善,总部经济发展已成为龙文新的经济增长点。另外,建设中的九龙东方财富广场、碧湖城市广场和恒大御景半岛3个近20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未来也将成为龙文楼宇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龙文区融信金融中心白志强 摄
招商发力 发展给力
总部楼宇经济如火如荼,大项目、好项目源源不断。今年,龙文区深入开展“三抓三比、十项竞赛”,持续深化“抓作风比营商环境”。1-11月,共上报“抓招商”签约项目累计28个,比市年计划增加13个,累计总投资75.194亿元,完成市年计划的125.32%;落地项目累计21个,落地率为75%,累计总投资59.8亿元,落地率为79.53%。
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美国、瑞士、北京、深圳、东莞、厦门等地开展招商活动。1-11月,全区共完成11次外出招商推介活动,其中,区主要领导牵头组织6次,完成市年计划的150%。
“招商成绩好,离不开优化政务‘软环境’这个‘加分项’。”据悉,龙文区成立了“大招商”工作组,对接“三维”招商,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的统筹规划协调工作,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相互联动,人人有责的全员招商机制。先后出台了《2017年龙文区抓招商活动实施方案》《2017年龙文区重点招商活动计划和签约仪式计划》《龙文区招商项目工作流程》等,促进招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同时,调整或新出台加快总部楼宇经济发展六条措施、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八条措施、促进工业创新转型升级七条措施、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促进有效投资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打造最具吸引力的“环境磁场”。
出“实招”,抓招商。区商务局还积极开展网上招商、上门招商、以商引商、委托代理招商等,逐步实现由随机招商向精准招商转变,由熟人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由资源性项目招商向多领域招商转变,由散状招商向网状招商转变,同时加强组织有针对性的小分队开展项目对接,并利用招商平台宣传投资环境和推介项目,提高招商工作的精准化、个性化。
出“干货”,促增长。今年来,区商务局已精准帮扶11家企业,协调解决办证等19个问题,其中,除积极兑现各类扶持奖励政策,还根据企业实际,与市担保中心、区财政、区不动产登记中心、龙文发展及银行等沟通协调,为福建凯龙包装、漳州永胜通冷链物流、漳州建晟家具等公司成功申请工贸企业应急周转金、续贷、融资抵押担保等1.77亿元,切实化解企业融资难题,助推企业发展。
作为省级重点项目,联东U谷·漳州国际企业港是联东集团入驻海西的首个项目。今年11月,项目新推的三区一期12幢双拼和独栋厂房仅用两天时间就基本完成招商,预计2018年年底交房。 杜鹃 摄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