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漳州房产网 > 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漳州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纪实 打造“新引擎”

2016年09月12日 11:25    来源:闽南日报    点击:2868 次    0 条评论

  在大闽食品博士后研究站精密仪器室里,工作人员正对公司的来料、出厂的产品,进行农残、微生物、重金属等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测,保证每一个出厂产品的质量安全。 本报记者 游斐渊 摄

  ☉记者邱丹燕通讯员王仁华吴翊民蓝腾

  谈到漳州豪氏威马,懂得“世界吊机”的各界人士都竖起了大拇指。

  漳州开发区的豪氏威马(中国)有限公司是世界著名吊机生产商,技术改造后,其生产的盆座式海工吊吊重能力由5000吨提升到1万吨,为全世界最大。目前,该产品供不应求,订单已满负荷排到2018年。

  豪氏威马的技改成功只是漳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良好成效的一个事例。一段时间来,漳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和一大攻坚战”,将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提升相结合,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促使生产力水平获得整体提升。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带动下,漳州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今年1-7月,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7%,位居全省第一,11项主要经济指标有8项增幅高于全省,6项进入全省前三位。

  加法:做大有效增量

  正新橡胶是世界汽车轮胎业十强之一。连日来,在位于龙海市的正新(漳州)橡胶公司车间内,工人们忙着生产农用电动三轮车真空胎。今年来,在全国汽车行业增速逐步放缓的情况下,正新深挖细分市场,在摩托车胎,特别是农用电动三轮车胎上取得较好销售业绩,实现逆势上扬。目前,正新正抓紧二期26个生产车间建设,现已建成19个车间,其中7个试投产、12个正在安装设备。二期全部达产后,每天可生产轮胎15万条,年创产值15亿元。

  为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漳州努力做“加法”,狠抓有效增量,鼓励许多像“正新”一样的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据了解,漳州大力抓好产业龙头和产业链延伸,集中力量扩大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特殊钢铁、食品工业四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和中高端供给,重点推进古雷石化、福欣特钢、联盛纸业、漳州核电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例如,PX在国内供不应求,漳州全力加快古雷PX、PTA检测修复,加快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一期工程于去年底正式奠基。又如,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巨大,漳州围绕汽车汽配产业链,引进并建设金龙客车产业园等。据统计,今年1-7月,在四大主导产业和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下,全市规模工业产值达2967.7亿元,增长8.8%。

  此外,漳州还以“五个一批”为抓手,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投资,全力推进八大重点领域项目(工业、能源、城建、交通、服务业、生态、现代农业、社会事业),努力扩大有效投资,今年1-7月共落实项目1079个,总投资8519亿元,有效地支撑了发展。深入开展“政策不睡觉、落地见成效”活动,促进惠企政策落到实处,助推企业加快发展,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39家,新增企业数为全省第一。

  乘法:狠抓技术改造

  位于龙文区的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速溶茶生产企业之一,产销量占据65%的国内市场和15%的国际市场,重要客户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公司、立顿公司、康师傅、统一等大型饮料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大闽食品通过加大技改、持续创新,努力提高投资效益,促使百元产值含税率达16.7%。与此同时,大闽食品还把研发部和销售部整合在一起,提供“只要你给我一个产品的想法,我就能帮你实现”的个性化产品定制服务,实现“科研+生产+市场”的无缝对接。

  “漳州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做‘乘法’,狠抓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市经信委有关人士介绍,“比如食品工业,是漳州富有代表性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也是漳州首个产值超千亿的支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了漳州食品工业新动能,今年1-7月,其实现规模工业产值884.4亿元,增速15.8%,自2015年4月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大闽食品的创新发展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近年来,漳州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围绕工业加速跨越和加快转型两大任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漳州市<中国制造2025>实施纲要》《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方案》《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实施新一轮技改、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和“机器换工”专项行动,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高科技嫁接、与设计联姻、与品牌联动。积极组建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共有69家企业列入省级“两化”融合项目。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成投用众创空间19家,其中联东U谷创业创新基地获评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区。2015年,漳州共完成技改投资613.6亿元,增长35.8%,占工业投资比重61%以上;今年1-7月,完成技改投资337.38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6个百分点。

  减法:淘汰落后产能

  胶合板行业利润高,在龙海市榜山、颜厝、九湖和程溪等乡镇,曾存在大小胶合板厂数百家。这些厂加工粗放、效益低下,占用大量土地、木材资源,存在诸多生产安全及火险隐患,影响生态环境保护。去年,龙海从绿色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开展胶合板行业整治行动,共清理整顿胶合板厂533家。但由于巨大的利益诱惑,有些胶合板厂在整顿过后又无视禁令,重操旧业。“今年来,我们针对胶合板行业回潮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共关停处理55家反弹回潮的胶合板厂,实现胶合板厂全行业退出。”龙海市环保局综合科负责人许发财说道。

  正如龙海市对胶合板行业的清理整顿,漳州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道路上,除了做“加法”、做“乘法”,还坚决做“减法”和“除法”,淘汰落后产能。一段时间来,漳州大力细化行业转型升级指导,对钢铁、平板玻璃、船舶、造纸、建材等产能相对过剩产业,不断强化技术、能耗、环保、安全等标准约束,通过对标和应用差别电价等措施,倒逼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能过剩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整合僵尸企业、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存量资产,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企业退城入园发展,引导低效工业用地“腾笼换鸟”。

  “漳州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狠抓‘五小’企业整治,坚决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及不能稳定达标的落后产能。”市经信委有关人士介绍,2015年以来,漳州共清理小胶合板企业2211家,淘汰小造纸企业6家、小制革企业6家、铅蓄电池企业2家。2015年,漳州万元GDP能耗分别比全国、全省低37.9%、15.6%。

微信扫码分享

声明:本网大部分文章转载自第三方媒体,文章头部皆有标注来源出处,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下架处理。
0 条评论网友评论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Copyright @ 2010-2024 596fc.com 596房产网版权所有 @为互联网事业发展助跑 闽ICP备2024038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