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西晨报报道,位于漳州龙文区的湘桥村,是福建省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村内坐落着一座华佗庙。据了解,这也是福建省内唯一一座华佗庙。近日,龙文区政府计划在湘桥段融入龙舟文化,建设龙舟码头,开辟龙舟航道。今后,市民可在华佗庙前的河道上体验赛龙舟的乐趣。
漳州龙文拟在湘桥村华佗庙前建龙舟码头、辟龙舟航道
推广华佗庙文化
融入龙舟文化
昨日,记者在华佗庙前看到,九十九湾水系环绕着华佗庙。庙前,几棵老榕树茂密地生长着,似乎在述说着历史故事。
据龙文区文广新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湘桥村的龙舟文化底蕴深厚,目前还有两位木匠师傅会造龙舟。接下来,他们计划在闽南水乡项目湘桥段建设中融入龙舟文化,建设龙舟博物馆、龙舟码头,开辟航道,把龙舟体验作为闽南水乡项目建成后的重要常规活动,让游客们在了解华佗庙故事的同时,还能体验赛龙舟的习俗。
因当时缺医少药
建华佗庙求健康
据了解,华佗并非漳州人,也没来过漳州,为何在漳州龙文区会坐落这样一座华佗庙呢?
原来,闽南濒海多山,气候炎热潮湿,疾病侵袭时缺医少药,老百姓对医疗的诉求尤为强烈。而华佗被尊为医神,其信仰随北人南迁而至,因此当时的百姓建了这么一座庙宇,供奉着华佗,以求家人健康平安。
“我们这个村基本都是黄姓的,世代都供奉仙祖,祈求仙祖保佑我们身体健康。”今年70多岁的黄大爷说,不只湘桥村,周边许多村民都常来这里朝拜,香火很旺。
清闽浙水师提督
题“仙方妙著”
昨日,记者在华佗庙看到,主殿的正间供奉着华佗仙祖。主殿左右墙壁分别书有“忠孝”“廉节”,每字都很大,相传为明末书法家黄道周手笔。 庙前还有一块 “仙方妙著”牌匾,落款为清朝闽浙水师提督王得禄。
相传清嘉庆年间,王得禄的兄嫂得了一种腹胀怪病,百般医治无效。因王得禄年幼父母双亡,是由兄嫂一手带大,他视兄嫂如母,十分焦虑。有部下告诉王得禄,龙溪(漳州旧称)湘桥有座华佗庙,药签非常灵验。于是,他派亲信求神问药。为了表示谢意,王得禄亲自由厦门乘船沿九龙江溯流而上,到华佗庙,亲题“仙方妙著”。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