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漳州房产网 > 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双11购物狂欢节临近 记者:网购血拼需牢记防骗秘笈

2014年11月07日 11:18    来源:闽南日报    点击:2567 次    0 条评论
 再过几天,一年中最大的促销季——“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就要来临,小伙伴们又摩拳擦掌准备大购特购一番了。在“双十一”这个网络商家齐促销赚人气的“节日”里,你虽然能买到比平时更便宜的商品,但“双十一”是网购消费高峰时段,也是网络购物欺诈和纠纷的高发期。笔者搜罗了“网购达人”总结经验教训打造出的网购防骗秘笈,小伙伴们睁大眼睛看仔细喽!温馨提醒您,理性消费,不要掉入商家精心设计好的陷阱,否则可就得不偿失了。

  事先提价  再打折扣
  如果确定要买某件商品,最好在“双十一”前就一直跟踪它的价格,这样就清楚商家是否真的让利促销,才不会“挨宰”。去年“双十一”, 消费者“月光女神”兴高采烈抢购了一批店家宣称仅此一天巨惠的衣裤鞋子包包,可是之后发现这些“东东”竟然还在卖。最气人的是,她还发现一个包包是提价后,当天再打三折的。

  小二推荐  不可轻信
  “亲,这款包包我们家卖得最好,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全牛皮呢,比实体店便宜近百元哦!”举棋不定时,消费者“秋水伊人”在热心店小二的力荐下,买了一个包包,后经行内人鉴定并不是全牛皮。当你在网店选购时,店小二总会热情地给你推荐货品,不知不觉中,不少人便将店小二当成了和自己一起逛街给意见的朋友。殊不知,老板都有给店小二下达销售任务,那些积压货是必须趁“双十一”良机卖完的。

  商品低价  运费赚回
  消费者“灿若桃花”经过货比三家,花1300元购买一张宽1.2米的榉木床,标明的运费是100元。可是下单后,客服告诉她,必须380元的运费才包送到家。可是到货时,送货师傅在电话里要她叫人去小区大门口搬货。当“灿若桃花”告诉他已交了380元快递费,应该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时,对方冷笑着说,店家只付80元。

  “爆款”“大促”  需要鉴别
  据本地一位认识的电商透露, “爆款赔本赚人气”是商家的营销主要手段。除这些“爆款”外,其他商品也许比平时更贵,以此拉平利润。但是,什么货是“爆款”,什么货是“大促”,要注意鉴别,一些“大促销”其实是平时的滞销货。

  线上线下  货品不一
  目前,许多商家为了避免线上线下恶性竞争,开发了两个系列的货品,不论设计和用料都有差异,以服装企业最多,购买时要擦亮眼睛。若能购买到线上线下同款的货品,那就赚到实惠了,一些服装企业,如某意大利运动品牌(FILA),在网店中的促销款旁边就特别标注“线上线下同款”。

  相关链接>>>
  工商总局:
  “双十一”期间
  严查四类违法行为

  今年“11·11”将近,众多消费者都在期待电商开展促销活动。活动期间,工商总局将严查假打折误导消费者、虚假宣传、制订不公平格式条款、虚假信用评价等四类违法行为。
  近年来,网络购物投诉不断上升,价格纠纷、售后服务不符合约定、商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已成为网购问题的重灾区。一些网络商品交易服务经营者对爆发性的大规模交易应对不足,少数不法经营者趁机浑水摸鱼,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国家工商总局要求网络经营者必须在网站显著位置事先公布促销活动的期限、方式和规则,不得对商品和服务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和表示,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电商企业要如实统计促销活动的成交量、成交额,不得为促销实施者虚构交易或提供虚假用户评价。电商企业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行,制订促销活动物流配送应急预案。在配送不及时的情况下,要向消费者做好解释。同时,加强售后服务队伍管理,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和商标权利人投诉,将“七日无理由退货”等规定在经营活动中予以认真落实。

微信扫码分享

声明:本网大部分文章转载自第三方媒体,文章头部皆有标注来源出处,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下架处理。
0 条评论网友评论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Copyright @ 2010-2024 596fc.com 596房产网版权所有 @为互联网事业发展助跑 闽ICP备2024038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