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漳州房产网 > 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漳州芗城区征集方言“好声音” 最终人选明年确定

2014年08月20日 16:26    来源:海峡都市报    点击:3355 次    0 条评论

  (记者 周杨宁)你知道古代的漳州人怎么讲话吗?恐怕很多人不知道。但千百年后,子孙将有可能清楚地听到,这个时代的漳州人是怎么说方言的。

  因为,我省启动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目前,漳州在芗城区率先启动,征招7位芗城腔闽南话和普通话的发音人,将采集其声音资料,作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永久保存。日前,芗城区找到6位发音候选人。

  除了龙海此前试点采集项目已结项外,接下来,漳州的其他9个县(区)还将继续寻找各地的发音人。

  最终人选 估计明年4月才确定

  “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他父母很早就过世了,孤苦伶仃……”

  昨天,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传出一阵字正腔圆的本地话朗诵。

  讲话的这位老伯叫吴长芳,80岁高龄,在参加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福建省芗城库发音人的遴选。吴老不仅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芗城人,还是一名闽南文化的拥趸,曾经担任过文化馆馆长。

  芗城区发音人遴选专家组负责人、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杨秀明说,吴老的条件特别适合当发音人,只是“超龄”了,为此,她专门咨询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的意见,给出的回复是,当发音人比较辛苦,但只要吴老的身体条件允许,基本上没问题。

  除了吴老,一名退休老教师、一名漳州市电视台方言主持人,都被列为发音人的候选人。

  “目前已经考核了几十人,还没完全选好,这项工作比较辛苦,耗时比较长。”杨秀明说,估计要到明年4月份,才能基本确定。

  要求严格 7名芗城发音人不好找

  7位会讲芗城腔闽南话的本地人,那么难找吗?

  原来,这次发音人声音采集的要求特别严格,为的是保证口音纯正。要找的发音人,分别是老年发音人2人(男、女),青年发音人2人(男、女)、芗城腔普通话3人(水平较高、水平居中、水平较低),让每个人用闽南语读出1000个字、1200个词语、50个句子及若干篇文章,并用闽南语交谈。福建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会对他们的读音转注汉字,并用国际音标进行标注。

  据了解,老年发音人要求出生时间为1941年至1950年,青年发音人出生时间为1971年至1980年,并要求20岁之前都要在城区生活,之后也没有到外地连续生活、学习、工作超过两年。

  漳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协助闽南师范大学专家组的专家对发音人进行初选,主要在芗城区的文化广电系统、教师系统找合适的人选,再推荐给专家遴选。

  杨秀明说,除了符合以上的条件外,专家还要求发音人音色好、形象好,“因为这些音频、视频资料要录入系统永久保存,质量要求高。”

  发音人声音

  将作为文化遗产永存

  这么辛苦地寻找发音人,有何用处?

  杨秀明教授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8年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调查、收集当代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的实态、有声语料,进行整理加工,长期保存,保护民族语言文化遗产。江苏省2008年在全国率先试点江苏库建设,北京、上海、广西、辽宁、福建也于2012年开展试点工作。

  福建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三个试点县(市)是南安、福清和龙海。目前,龙海采集项目已结项,并通过国家教育部专家验收,现在进入扫尾阶段。

  此外,福建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还将在全省选取79个调查点,用5年时间,分5批进行调查、采集语言数据。除了龙海外,今年开始,芗城区采集项目率先启动,接下来,漳州还有9个采集点。这项工作要全面完成,估计在2018年。

  杨秀明说,这么做,对于方言、文化的保护很有意义,也给子孙后代留下语言文化遗产,“若干年以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很有可能要出版一张语音地图,这个语音数据库就能利用起来,一方面可以提供大家学习研究,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公安部门,作为一些技术资料。”

微信扫码分享

声明:本网大部分文章转载自第三方媒体,文章头部皆有标注来源出处,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下架处理。
0 条评论网友评论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Copyright @ 2010-2024 596fc.com 596房产网版权所有 @为互联网事业发展助跑 闽ICP备2024038063号